南昌职业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本网连载辜华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在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部圆梦——南昌职业学院建院20周年巡礼
在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部圆梦
——南昌职业学院建院20周年巡礼
■南昌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 辜华
1993年—2013年,南昌职业学院走过了漫长而又短暂的20年。
这是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20年,这是一个必须脚踏实地的20年,这是一个需要勤于思考的20年,这是一个讲究效率和效益的20年。
这20年是梦想与现实的一个结合部。
这20年是历史与未来的一个临界点。
南昌职业学院理事长章跃进在这个结合部上圆梦——
圆父辈的教育报国之梦。
圆自己的感恩祖国之梦。
圆中国教育重新崛起之梦。
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南昌职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这个临界点上放歌——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一部不容动摇的主题曲。
让毕业生赢在职场是一部走向辉煌的交响曲。
可持续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协奏曲。
做世界职业教育的标杆是一部永恒的畅想曲。
之一:建校,在不毛之地上拓荒
1993年4月,罗湖桥边,章跃进,一位出生于教育世家的年轻人,面对一日千里的“深圳速度”,想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壁垒”,想到了人才培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关;面对父亲的一生追求,想到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创办一所民办大学!
思绪万千的章跃进大刀阔斧地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予以了重新定位。
一个月之后,南昌职业学院的前身——江西大宇工商学院开始筹建。从这一刻开始,南昌职业学院的发展一路波澜壮阔,一路高歌猛进,全院的教职员工在成功与失败的洗礼中思考、在鲜花与感叹的陪伴中觉悟、在阳光与风雨的沐浴中决策、在希望与现实的夹缝中挺进。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学院的发展怎样定位?学生依靠什么赢在职场?校园文化如何建设?……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章跃进的面前。“路,是人走出来的!”章跃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一介书生的章跃进在人生和事业的又一个“拐点”上,如同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一样,有着“挑战自己、成功自我、辉煌人生”的胆魄。
招生,是南昌职业学院创办之初让人最为纠结的一件事。民办高校作为当时的新生事物还不被考生和考生家长认可,或者可以说是排斥,许许多多品行优、学习好的考生作为千军万马中的一员,在通过高考“独木桥”时不慎“落水”。其实这非常之正常,不正常的是很多的考生在“落水”后没有“自救”的办法,家长也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于是,孩子和家长听凭命运的摆布,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让一株本可以长成栋梁之材的幼苗,枯萎于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式中。
让人纠结的不仅仅只是招生,请怎样的老师?让学生在哪里上课?让学生在怎样的环境里上课?……许许多多非常现实又非常具体的问题横亘在章跃进和他的管理团队的面前。
章跃进用自己的人品和人格作为解开种种纠结的密码。首届500多名选择了就读江西大宇工商学院的学生,如期地报了到、如期地上了课、如期地毕了业,如今他们已经在东南西北播种着希望,已经在春夏秋冬收获着理想,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栋梁。湖北武汉长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瑾是公关文秘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他深有感触地说,大宇(注:现更名为南昌职业学院)真正做到了所承诺的“以我的真诚服务 为您的成功铺路”。刘瑾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学好公关文秘专业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刘瑾和他的同学文字功底都有两把“刷子”。然而,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辉煌自己的人生,老师采取“响鼓也用重锤敲”的办法,加班加点变着花样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十多年后刘瑾对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并且很感激老师的这种做法,他认为这不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是责任心的体现。
章跃进和他的管理团队用踏实的工作和执着的追求作为换算得失的筹码,赢得了政府的支持、赢得了同行的赞叹、赢得了朋友的理解。2003年04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南昌职业学院纳入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这标志着南昌职业学院办学的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这个结果就是政府予以支持的结果,就是全院教职员工踏实工作、执着追求的结果。
上一页:学院举行“维稳”专题会议 |
下一页:在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部圆梦(连载之二)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