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部圆梦
——南昌职业学院建院20周年巡礼
■南昌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 辜华
之三:老师,采摘智慧树上的果
要想开采到温暖生活的火,就必须采摘到智慧树上的果。基于这点,老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将学生带进知识的殿堂里去采摘智慧树上的果就不仅仅是责无旁贷,而是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这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良心的叩问,或者称作拷问。这就不仅仅是负责或不负责的态度问题。
于是,南昌职业学院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就坚持自己独有的条件和标准:选择,严格把关;配置,统筹兼顾;管理,有章可循;考核,一丝不苟。会计电G1032班的陈晨撰文评价他们的杨波老师称:您在教学上幽默风趣,讲解清楚,分析详细,言语流畅,既简单明了又通俗易懂,让我们如同在学海里航行;您在传授知识时既给我们带来学科前沿的信息,又手把手地教我们在实践中应用;您用爱心呵护我们,用细心照顾我们,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南昌职业学院,这样的老师数不胜数。
怎样让学生学有所长?怎样让学生学有所用?怎样让学生在职场上有竞争力?怎样让学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常务副院长苑鸿骥为核心的学术委员会长期以来围绕着“职业”两个字,不断地在点上实验在面上推广,使得教学研讨的氛围高潮迭起,方向新颖前卫,效果既有专业性又有实用性。
关于教学,我们还是看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02级文法系学前教育0221班的张萍是深圳蛇口工业区中心幼儿园副院长,曾连续三年获得过深圳市“先进幼儿教师”荣誉称号。然而,2002年进入大宇(注:现更名为南昌职业学院)读书时,她却是个十分害羞的女孩,说话办事如同葬花的林黛玉。
那么,张萍是怎样由一位十分害羞的女孩变成了深圳市“先进幼儿教师”的呢?用张萍的班主任钟金兰的话说是因人施教。
钟金兰认为:作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学生每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素质、能力等等都不一样,这就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办法。
为了调动“害羞女孩”张萍的学习积极性,钟金兰每半个月就在班上组织一次实践技能大比赛,让同学们在频繁比赛中不断展示的绝活,反复冲击张萍的视觉和搁置在闺心深处那缕腼腆。终于有一天她坐不住了,拿出了自己的绝活,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张萍2013年5月参加由江西师大主办的“江西省民办大学幼教专业技能大比赛”,获得了总分第二的成绩。
由“害羞的女孩”变成了“先进教师”,张萍感谢钟金兰老师。
由一事无成到大有作为,张萍感谢大宇(注:现更名为南昌职业学院)。
笔者注意到,张萍没有想到要感谢理事长章跃进。这折射出的应该是这么一个道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仅次于父母。是老师让张萍采摘到了智慧树上的果,才让张萍有能力去开采,并且开采到了温暖生活的火。
上一页:在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部圆梦(连载之二) |
下一页:在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部圆梦( 连载之四)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