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台办主办,南昌市台办、南昌职业学院承办的江西南昌“海峡两岸民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讨会”,于2013年5月23日至26日在南昌职业学院隆重召开。这是近年来我省海峡两岸民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学术研究交流最高规格和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南昌职业学院负责策划组织的第二次海峡两岸民办大学之间的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其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海峡两岸民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讨会”活动,分为以下阶段进行:
1.开幕式:5月23日上午九时,在南昌职业学院安义主校区艺术中心演出大厅,举行了热烈庄重的研讨会开幕仪式。出席开幕式的海峡两岸代表近100人。亲临会议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常委、原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陈金乐,省教育厅副厅长宋雷鸣,省台办副主任简立明,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聂威,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蔡琪,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陈敏,省台办联络交流处处长沈斌秋,省台办联络交流处副调研员涂汉兵,省台办新闻处副调研员夏洪斌,市台办主任刘闯,市台办副调研员戴继斌,市台办联络交流处处长左有兴,市台办干部刘月华,市台联副会长涂继明,安义县副县长邱钧生等。
出席会议的台湾代表有16人。他们是:大仁科技大学董事会董事长黄国庆,台湾环球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兼副校长沈健华,台湾铭传大学社会与安全管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长张平吾博士,台湾铭传大学社会与安全管理学系助理教授詹德恩博士,美国休士顿大学刑事司法学系教授王晓明博士,美国休士顿大学教授秘书唐健华,台湾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画学系系主任陈天佑博士,台湾中华大学工业管理学系系主任陈文钦博士,台湾东南科大研究发展处处长黄仁清,台湾东南科大国际与两岸交流中心主任郑辅仁,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研究发展处研发长杨行中,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杨晓涵,台湾黎明技术学院资管系教授,台湾佛光大学终身教育处教授许汉宏,台湾佛光大学终身教育处推广教育教授岑丽玲,赣台交流服务中心会长蔡孟勋等等。
出席会议的大陆高校代表有: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志敏教授(女)、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徐铭,南昌工学院校长徐洪吉教授,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董事长饶德达,南昌理工学院副校长陈志龙,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副校长万亚印,江西先锋软件职业学院副校长李宜忠,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旷强军,南昌航空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谢奉军教授,江西科技学院人事处处长魏江虹副教授,江西服装学院人事处长郭鹏升,南昌职业学院理事长、南昌市台联会长章跃进,南昌职业学院督导专员、党委书记杨寿庆,南昌职业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熊墨辉,南昌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苑鸿骥等。
开幕式由南昌市台办刘闯主任主持。南昌职业学院理事长、南昌市台联会长章跃进先生致欢迎词。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宋雷鸣先生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江西省民办高校发展概况,全国政协常委、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大时代,世界发展的核心动力源由人力资本取代了货币资本,货币资本可以构建起一所大学的骨架,但只有人力资本才能激活血脉和注入灵魂。作为以输出智力资源为价值的民办大学,应该将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的动力源泉。开幕式气氛热烈,和谐欢快。
2.专题研讨:研讨会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围绕“两岸民办大学教师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育”,“师资结构的优化与开发”,“教师素质、教育品质的提升策略”等专题,共举办了4场学术报告和一场两岸教师座谈会。两岸学者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加大会宣读论文17人,其中台湾学者7位,省外学者4位,省内学者6位。南昌职业学院院长熊墨辉,台湾环球科技大学副校长沈健华,台湾铭传大学教授张平吾,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志敏,美国休士顿大学教授王晓明,台湾亚太创意技术研究发展处研发长杨行中等分别作了重点发言。研讨会征文经过筛选整理,编印发放了《论文汇编》。
3.参观交流:在主办单位组织下,代表们参观了南昌职业学院安义区、湾里校区和大宇教育集团南昌五中校区,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院校各项建设发展情况。代表们参观游览了秋水广场、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等地,详细了解江西南昌当地人文历史、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情况,对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大家在沟通交流中,对海峡两岸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
二、主要特点
1.政府支持得“天时”。此次研讨会得到了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人民政府及台办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并参与指导了整个过程,会前有要求,会中有督查,会后有鼓励。这是此次研讨会得以顺利圆满完成的“天时”。会议筹备组还邀请了多家省市的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开幕式和研讨活动跟踪报道。多家媒体在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站上进行了宣传,使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南昌学院出“地利”。研讨会具体承办单位南昌职业学院,凭借本院深入抓好教育教学、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且已经举办过第一届海峡两岸民办大学之间的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有一定组织实践经验的优势,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提前6个月时间就着手进行筹备,成立了研讨会筹备领导小组,下设筹备办公室,拟定了研讨会筹备方案,确定了研讨会主题,即“两岸民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讨会”,随即向国台办送交申请报告。获得批准后,会议筹备办公室拟定了“会议征文通知”、“会议邀请函”、“会议筹备工作方案”等文件,经省教育厅、省台办审核同意后分别用电子版和纸质版发送到台湾各相关院校和省内外各相关院校(文件附后)。在整个研讨会活动中,学院举全院之力,在人力、物力你、财力上给予了保障。这是此次研讨会得以圆满完成的“地利”。
3.两岸同胞有“人和”。此次参会两岸各民办大学单位与个人,尤其是台湾各大学,对研讨会怀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研讨会筹备组收到台湾嘉宾参会回执16人,收到省外嘉宾参会回执4人,收到省内嘉宾参会回执16人。与此同时,研讨会筹备组共收到台湾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9篇,省外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10篇,省内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18篇。共计37篇论文。会议筹备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审核,从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是否符合会议主题等方面认真把关,在此基础上报给省(市)台办审定。最后确定入选会议论文集的论文共22篇,其中,台湾学者7篇论文入选,省外高校学者4篇论文入选,省内民办高校学者论文11篇入选(《论文汇编》目录附后)。
三、收获体会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收获体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理论上,形成共识的主要学术观点是:
1.民办大学作为教育领域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不应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公办大学的补位性角色,应有成为输出持续而重要价值的格局与境界。就江西的民办大学教育而言,从量的角度观照,完全可以说已经做大了,但就做强而言,还需作出更多的探索与拼搏。台湾的民办高校在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人是最核心的资源。民办大学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对学校发展的核倍速助推力,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助力民办大学从教育丛林中实现突围,借鉴欧美等民办教育先驱地的人力资源管理优秀经验,并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运行状况,创造性地运用。加强民办院校的交流,借鉴成功经验,学习先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模式和方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民办大学兴衰成败的重要决定力量。面对当前民办大学师资队伍青年人和老年人居多、壮年人缺乏的现状,应采取新老互补、变弱为强,送学培训、提升理论,扬长避短、尽其所长,实践历练,锻造人才等等多种方式途径,不断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教学素质台湾民办高校在其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拘一格,量才录用,用人所长,尊师重道等等,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汲取,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是大有裨益的。应借此机会,把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办大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在实践上,获得了预期之上的可喜效果:
1.本次研讨会,立足国情、省情,搭建了两岸民办大学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通过两岸民办大学教育的相互交流、借鉴与合作,在两岸合作层面上谋求教育共同发展的良策,在推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可以说,这次研讨会活动,既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2.本次研讨会,促进了海峡两岸学者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了海峡两岸民办大学之间的联系沟通。通过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学习先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模式和方式,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民办大学教育发展之路。两岸代表互相切磋,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许多人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期望继续保持联系,通过不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3.本次研讨会,提升了江西省民办大学的学术影响,对南昌职业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南昌职业学院正处在推进申办本科院校的近期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这次活动不能不说是一次得天独厚的推动机会,无疑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办好民办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四、努力方向
研讨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围绕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人才引进:从僵局中破局
与公办大学相比,办学经费纯粹从市场中获取,与公办大学相比处于天然的输血式的劣势。民办大学对人才的吸引缺乏相当的待遇、科研条件、可预期发展机会等,从源头上堵塞了优质人力资源的顺向流入。对于此种僵局,可以引入当今企业界成型的且取得过重大管理成效的人力资源模式、技术等,如股权分享制、期权激励制、内部创业制、企业年金制等,通过创造性使用达成破局效应。
2.人才发展:从外流式到自循环
民办大学成立之初,往往斥资引进一批标杆式人物来立“山头”,由于来源不一、文化各异,极难形成自身的统一价值观,影响学校资源整合的效度。在所有解决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中,最为根本的对策莫过于端正民办高校投资者办学动机。民办高校的办学者们必须舍得花大价钱、花精力去聘用和培养师资队伍。只有聘用一流的教师,才能为提高办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提高办学水平成为可能。
3.人才管理:重激励、强差异
把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教师队伍管理。要充分发挥民办大学机制的灵活性,对于重点的、骨干的资源,通过设计一套操作性强的考核激励模式,敢于给教师、员工体现待遇上的差异民办高校应把教师看成学校发展的资源,转变观念,从人力资源建设的视角看待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建立相应的教师队伍;重视全方位评价教师的贡献,激发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重人力资源搭配,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效益;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潜力。
上一页:我院与南昌工业控股集团强强合作 |
下一页:关于调整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